“再不警惕配资公司排名10强,真要被偷家了!”
这个月热播的两部韩剧《暴君的主厨》和《暴风圈》;竟都不约而同出现了歪曲历史、抹黑中国形象的情节。
观众骂声一片,两位主演林允儿和全智贤在中国市场口碑骤降,代言也黄了。
可万万没想到,荧幕上的歪曲只是冰山一角,韩资早已在线下悄无声息地“抄底”了我们的文娱产业。
苏州、青岛、天津这些地方,早就被他们猝不及防 “偷家” 了。
要说韩资在中国文娱圈的布局,得先提一个名字——MBK 财团。
这是韩国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,老板金秉奏靠这波操作实现95亿美元身价,超过三星掌门人成了韩国首富。
他们最擅长的就是 “捡漏”—— 专找那些欠了债、快运营不下去的文化项目,低价买下后改造赚钱。
2021年,MBK先下手为强,花了60.8亿元把海昌海洋公园在武汉、成都、天津、青岛四个城市的项目全买了下来,后来又掏4.5亿元拿了郑州海昌海洋公园66%的股份。
这五座城刚好卡住京津冀、西南、华中、华东的命脉,每年光游客就有1200万,累计接待超1亿人,等于把线下文化消费的流量入口死死攥在了手里。
到了2025年9月,MBK 又搞了个大动作,全资收购了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。
这地方之前快倒闭了,华谊兄弟欠了一屁股债,546起债务诉讼压得喘不过气,游客少得可怜。
MBK接手后立马改名 “海合安苏州阳澄半岛乐园”,砸了1亿多搞改造,引入 “奶龙” IP 建亲子区,还弄了科举主题夜秀。
没想到效果立竿见影,当年暑假就吸引35万人,收入直接涨了68%。
有人觉得这是好事,外资帮我们盘活了烂项目。
但MBK早有前科,2009日本大阪环球影城快黄了,也是他们抄底收购后盘活,最后高价卖给原东家赚翻了。
有人担心,现在他们在中国五大城布局,本质是用低价把我们的核心文旅资产揣进了兜里。
这担心很快成了真,他们不光赚钱,还在偷文化。
最让人来气的就是横店影视城。
从2023年开始,韩国Coco Media公司就大手笔包下了明清宫苑、秦王宫这些核心场地。
由于韩资剧组往往财力雄厚,能够承担更高的场地费用,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国内小剧组的拍摄资源。
更恶心的是这帮人吃着碗里还瞧着锅里。
那边占着咱们的实景场地,这边播出的《幻像恋歌》简直成了中国元素复制粘贴现场。
女主穿的明明是汉服改良的齐胸襦裙,头上戴的簪子和淘宝上30多块钱的爆款一模一样,连流苏的编法都没改。
有淘宝店主还晒出订单截图,说确实有韩国采购商批量买过这些饰品。
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。
《月升之江》主角那身铠甲配高马尾的造型,简直和《楚乔传》里赵丽颖的打扮一个模子刻出来的;
《九尾狐传》里男主角的白发造型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学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里的古风审美。
最夸张的是有些打戏镜头,连运镜角度都和国产剧如出一辙。
到了2025年,全智贤主演的《暴风圈》更是引发了轩然大波。
这部剧把中国大连现代化的繁华城区,通过取景角度和后期调色,硬生生拍成了破败的贫民窟,这种刻意扭曲现实的做法已经够恶心人了。
但更离谱的还在文化盗窃上:剧中竟然让全智贤深情并茂地背诵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《将进酒》,字幕却白纸黑字地写着这是“朝鲜诗人作品”。
这种指鹿为马的操作,把中国小学生都能背的古诗直接“过户”了,让人看得火冒三丈。
另一部叫《暴君的主厨》的韩剧也没闲着,剧情编排得更是荒唐,居然让明朝御厨对着朝鲜厨师下跪认输,还把咱们的国宴名菜佛跳墙贬低成“一锅油腻的肥肉”。
这已经不是艺术创作,而是赤裸裸的历史颠倒了。
这一桩桩一件件,根本不是什么“文化借鉴”,就是赤裸裸的“文化挪用”,甚至可以说是“文化抢劫”。
正常的文化交流,我们一向是欢迎的,你好我好大家好。但要是有人动了歪心思,借着合作的名头来偷梁换柱,那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跟这样的人长久玩下去。
经过这么一遭,相信咱们国家肯定会更加警惕,出手管好自家的文化宝藏。
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,咱们自己得先守住、说清楚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真心合作的朋友共贏,让那些想耍小聪明的人彻底没戏,坚决不能再让他们得逞!
参考信源:
亿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